连想都没有想过,此时面对李晔的信任,上官倾城激动不已,说不出话,唯独那双水亮的眸子,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破槊并不算什么,先拿去用。”李晔手握长槊中段,递给上官倾城,这一刻他又没由的想起,前世玄武楼大火前,那个喊着“以吾之血,为吾皇壮行”的末日悲壮背影。
那时候,上官倾城早已成就武将境界,她有很多机会领兵征战,只要她肯离开李晔,但她并没有那么做,做一个傀儡皇帝的近卫统领,她甘之如饴做了近二十年,直至为傀儡皇帝战死。
“末将领命!”上官倾城双手接过破槊,语调不复犹豫,而是变得铿锵有力。
上官倾城出门后,斜坐在坐塌上的李俨,忍不住啧啧称奇:“你倒是大方不过兵家的道,要修成气候何其艰难,否则大唐也不会百年无人成功,你真认为这女将有可能?”
李晔笑了笑:“大唐的修道路子,无非儒释道兵四种,域外诸邦倒是有些其它的法门不过除了道门的路子,其它三种法门难修的程度,其实都差不多。”
练气一层二层乃至十层,再筑基成就真人,这是道门对修士境界的划分,也是当世最普遍的修法路子,儒释兵三家的修法境界没有这么具体,也没有这么多台阶。
例如兵家,在修士成就练气后,便是武将,其后又有上将、大将、统帅的划分,直至名将,但兵家的修法之路,是跟沙场之道、行伍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对兵法、征战、士卒驾驭之道的领悟都有要求,仅是打坐吐纳是没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儒释兵三家的修士,很少而且很难成气候的原因,要求太高。
道门
第二十三章 形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