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能在李振遇到苦难,无处落脚的时候,不惜冒着夜雨,也要及时亲自去请他,是对他的尊重。
这个安王,是昔日名动天下,被世人誉为拯救时艰之英雄的李岘后人。
他还是皇朝四品大员,在刚刚及冠的年龄。
这样的人,值不值得效忠?
值得。
若是这样的人,李振都不效忠,那普天之下,还有多少更好的选择?
难道真要去找个商铺,做个伙计,从此绝了贡举之途,将毕生才学,用对付几本账本?
当世士子出仕,除了考贡举外,投靠藩镇节度使,成为节度使幕府的官员,也是一种途径,朝廷对藩镇的官员,也是承认的,而且会定期在这里面选拔良才,委以重任这也是朝廷控制藩镇的一种手段,掌握藩镇人事权嘛。
杜甫就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的幕府中任过职。
李晔是亲王,继承的是李岘衣钵,李振投靠李晔,跟投靠藩镇节度使,是一个道理。
李晔连忙起身,将李振扶起,欣慰不已,改了称呼:“能得先生为臂膀,实乃孤之幸事!从今日起,先生就是王府七品录事参军!”
王府的官吏,五品之下的,李晔有任命权,事后报备上去就可以。
所以,现在李振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七品录事参军,就差一个告身,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臣李振,拜见安王!”李振俯身再拜,这一拜,就确认了主从名分,自此为李晔“家臣”。
李晔再度将李振扶起。
他定眼向李振头顶看去。
随着体内龙气游弋,一道赤
第七十八章 争斗(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