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南,就本心说,不过是看看新样景,尝尝澳宋美食。真去了临高,以原的心思,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一番。而今,得刘大夫如此提点,在下此去,倒是要真真正正地好好看一看这澳宋了!”
刘三干笑几声,心里把出主意的本家刘市长骂了几句。
“只是不知”张岱终于决定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在下虽然有些薄名,但真论起,也不过是些吃喝玩乐的名声。家中虽有些薄产,但真与大富大贵之家比起,也算不得什么。在社中,开口说话,听是有人听的,但若说些什么想改变政局的话,大概也只被那些社中真正的大佬当做谈笑。思想去,在下这等斤两,并不值得大宋朝廷如此费心对待。敢问刘元老,如此‘礼遇’在下,究竟为何?”
既然摊开了说,刘三反而去了“按剧本走”的种种桎梏,心里反而一松。张岱是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比大多数元老都聪明。自家这点小伎俩,真正是班门弄斧!
说到底,大家还是想让历史名人折服于自己,享受那种凌驾于名人至上的快感。
“因为你有莫大的文名。说出的话,对那些大明的官僚儒生说,更有信服力。”
张岱微微点头,这个他懂。
刘三酝酿了下感情,说道:“我大宋元老院,远承殷商天命,近续大宋法统,此番归华夏,为的是要带领炎黄子孙往前大跨一步,让我华夏在接下的两千年里,继续领先世界诸国。不管是这岭南,还是江南、淮南、河南,包括长城内外,白山黑水,大漠东西,但凡汉唐旧疆,我们终究是要统一的。但我们放眼望去,就算是华夏人文荟萃之地,那些所谓社会精英不仅是井底之蛙
二百三十三节 不在点子上(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