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明虽说对去见杜雯不感冒,但是思前想后,觉得杨的建议不错:法学会几乎人人都有外派巡法院的经验,属于元老中对基层社会情况相对了解,但是对于归化民干部培养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杜雯自盐场村就开始培训讲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前段时间勋素济的文章沈睿明也仔细看了,倒不是对下乡本身有什么兴趣,而是重点查看了归化民干部的表现这些人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看到未司法归化民的行为模式。在他看,杜雯所培养出的干部是执行能力最好的一批,当然也存在手段粗暴,不够灵活等缺点,但沈睿明觉得,这些人当法官反而能够人尽其才只*律不讲情面,才是当好法官检察官的最高原则。
杜雯很忙,经常各地游走下乡,不过这几天临高述职,沈睿明赶紧让秘去预约见面时间。
“小沈你了啊”杜雯从文牍中抬起头,“你不是要去广州了吗,怎么有空上我这个地方了?”
他的意,在约见的时候已经说明了。和杜雯约见,不能简单的说“谈一谈”、“聊一聊”之类,必须说明主题。这规矩大得简直赶得上几位“相”了。
沈睿明瞄了眼桌上“铁人”的石膏像和宽大的办公桌后墙上悬挂的若干位领袖的画像,有点紧张:“这不是怕您太忙,找着空档就赶紧拜访了嘛。”他接着说:“我就开门见山了,主要是在司法干部上需要你的帮助。”
杜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对于如何说服杜雯,沈睿明是做了充分的功课的。杜雯对什么“依法治国”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她和马督公一样,对基层控制力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就从这方面入手。他想了想,说
二百三十七节 续招兵买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