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英公务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幕的出现,毕竟有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肯尼迪时期还是把中国当做敌人的,敌人的力量在增强让华盛顿寝食难安。

    外科手术式打击也就提上了台面,中国曾经遭受过两次核威胁,分别来自于美国和苏联,苏联的那一次是由苏联国防部长提出,但被勃列日涅夫否决,勃列日涅夫认为就算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怎么冲突,核打击都不能作为一个选择。

    苏联判断和中国无法改善关系,是七十年代的事,关键事件有两个,智利阿连德被击杀,苏联盟友全部和智利断交,唯一没表态的是中国。

    这件事过后,苏联认为中国已经完全和美国站在一起,至于后来的和越南的战争,则被苏联认为中国已经成了敌人。

    更早中国面临核威胁,则是两次都来自美国,一次是朝鲜战争,是麦克阿瑟提出,杜鲁门总统否决,性质和勃列日涅夫否决国防部提议差不多。

    剩下一次就是肯尼迪执政的时候了,刚开始肯尼迪需求苏联的支持,寻求同莫斯科联手。

    以外交和军事压力迫使中国放弃核实验,甚至可以的话,两方各派一架飞机携带核弹,直接摧毁核试验场。

    令肯尼迪乐观的是,虽然正处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但此时中苏交恶,苏联已经中断对中国核计划的援助,而且苏联对美国提出的《防止核扩散条约》反应十分积极,美国对与苏联就通过外交甚至军事手段中止中国核试验充满信心。

    然后事与愿违,美苏对待全球核扩散条约的基础范围有不同意见。主因是苏联反对欧洲有核化,认为应该将就欧洲与中国的核问题达成共同的协议,即欧洲和中国都

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2/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